距離美國的總統選舉還有不到100天,股市也會受到領導人及政策的影響,所以身為投資者,我們需要知道兩位候選人的主要政策與提案,及這些政策會對於不同產業及股票有什麼影響。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
- 這些競選的承諾很有可能在選舉後被修改、撤回或者是完全取消。
- 這些政策是否能能成立並不是總統就可以決定,也必須取決於兩黨掌握參、眾兩院的席次,除此之外,分裂的國會將會明顯限制任何的政策議程。
兩位候選人的政策提案與影響統整表
議題 | 川普 | 拜登 |
---|---|---|
貿易 | 加拿大:自美墨加協定 (USMCA) 生效一個月後,美國宣布對加拿大鋁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歐洲可能是川普的下個目標。 中國:雖然已經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但還有很多難解的議題。新一輪科技戰從川普下令禁止中國兩大流行社群媒體抖音海外版TikTok和微信開始,未來對於美國科技公司的供應鏈管理及業務機會也帶來壓力。 影響:川普主打「美國優先」,可以想像貿易議題將會持續在選戰中放大檢視。川普如想促進國內製造業,與他國的關係將持續弱化,再加上新的關稅,可能引發全球市場動盪並增加與美國公司交易的成本。科技股可能會面臨風險。 | 「買美國貨」,承諾更新規則,要求聯邦政府未來4年花4000億美元購買美國自家的貨品與服務。例如,拜登打算在重新建造基礎建設的過程時購買美國製造的鋼鐵、水泥、混凝土、建築材料和設備等。 影響:表面上,拜登在貿易政策上顯得更友善,但他的「買美貨」計畫可能導致類似的貿易緊張局勢。經濟民族主義在世界崛起。美國原物料製造商或生產商受惠。 |
稅務及薪資 | 企業 打算保留現行的企業減稅措施。 影響:對美國大、中、小型公司都有利。 個人 考慮降低資本利得稅。 影響:金融產業受惠,廣泛來說對股市正向。 | 企業 計劃撤銷2017年的部分減稅措施,並提高最高企業所得稅率至28% (現行為21%)。 提議提高長期資本利得稅率。 提議對有報告收入的公司徵收至少15%的稅。打算將最低的外國收入稅提高一倍至21%。 計劃將最低工資從7.25元/小時提高到15元/小時。 影響:毫無疑問,公司的收入和獲利將受到擠壓,尤其是跨國公司遭受的損失最大,不利於科技公司 (參考下表)。提升最低薪資也不利於勞力密集產業,例如旅館、零售、餐館及農業等。 個人 計劃提高目前長期資本利得及股息稅率 影響:市場動盪可能加劇,因為投資者可能會在設定更高的稅率之前加快對長期資本利得的認列。另外,投資者可能傾向不購買支付股息的股票。 |
規範 | 可能進一步撤回環境法規以加快基礎設施許可的速度。 影響:石油鑽井和管道開發商受惠。 | 可能會朝著漸進的金融法規轉變 – 不利於銀行。 可能使大麻合法化 – 可以為該領域的加拿大公司創造機會。 可能對裂解或碳稅施加更嚴格的規定 – 不利於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 希望加強汽車燃料標準,提出激勵措施,鼓勵製造商生產零排放汽車,並向消費者提供退稅以換用更潔淨的替代品 – 電動汽車製造商/供應商受惠。 |
醫療保健 | 簽署以下行政命令: 允許安全進口某些藥物 禁止製藥公司與藥品給付管理公司之間的秘密交易 確保美國在經濟上可比的國家中以最低的價格購買Medicare B部分的藥物。 影響:競爭加劇,藥價降低,不利於製藥業巨頭。 | 計劃將藥品價格上漲限制在通膨內,並允許從其他國家購買藥品。 計劃廢除現行法律,禁止醫療保險與藥品公司談判降低價格的事宜。 計劃結束大型製藥公司對廣告支出的稅收減免。 承諾通過增加保險購買者的稅收抵免額,並將保險覆蓋範圍擴大到更多人,使人民更容易享受政府醫療服務。 影響:競爭加劇,更低的藥價與獲利,不利於大型製藥公司。 |
基礎建設 | 1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分別用於道路、橋樑和機場。 影響:利於建築材料和工業公司。 | 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並推廣潔淨能源。 影響:可再生能源生產商,建築材料和工業公司受惠。 |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趣,可以追蹤FB粉絲專頁或至頁面最下方訂閱電子報,就可以及時收到財富領航家的消息囉!
如果有任何疑問或想要交流想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