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投資政策說明書釐清投資前的兩大問題:投資目的與風險偏好

by Wealth Navigator
投資政策說明書

很多人都在尋找所謂的「投資聖杯」,在投資上花了很多時間、也繳了不少學費,最後卻沒有看到資產實質的增長。如果投資者打算建立一個投資組合,建議第一步是檢查當前狀況,運用投資政策說明書 (Investment policy statement, IPS) 來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及長期的投資策略,不用盲目地追高殺低,用一種比較理性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投資,讓投資可以隨著人生各個階段,逐步完成人生夢想。

投資政策書

投資政策說明書聽起來很困難?但其實投資者只要嘗試回答以下問題,IPS就接近完成了:

  1. 為什麼要投資?投資目標?
    • 資本增值
    • 資本保值
    • 可持續的長期增長
    • 結合息收與資本增值
  2. 期望得到的報酬率?
  3. 長遠來看,願意承擔的風險?
  4. 投資期限是多長?
  5. 短期流動性資金需求?
  6. 特殊條件限制?

投資目標

就像任何購物行動一樣,投資計劃的選擇應基於投資者的期望和投資策略實現這些目標的能力。有目標才能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如果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去,那麼最後很可能哪兒也去不了。如果沒有中心思想,投資者很容易就隨著市場行情波動而心情起伏、患得患失,投資組合只要有個小動盪,在媒體資訊的推波助瀾下、急著殺進殺出,最終才發現投資績效並不理想。所以,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投資目標是什麼,實務上投資目標大致分為:

  1. 產生額外的收入來源
  2. 滿足未來需求,可依照時間的長短區分
  3. 增加儲蓄
  4. 對抗通膨

風險偏好

為了實現任何投資目標,投資者應首先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例如:有些投資者對低風險低報酬的投資計畫感到滿意,但也有另外一群投資者願意忍受短期虧損以獲取長期潛在報酬。下面列出一般決定風險偏好的因素,包含:

  1. 當前情況:年齡、財務獨立性、資產和負債,收入來源,參與程度(主動或被動投資者)和可投資的資金
  2. 過去的經驗:投資產品的知識、學習傾向、最新投資組合的性質、組成及其表現
  3. 未來展望:實現投資目標的時間範圍、短期流動性資金需求
  4. 投資態度:願意冒險程度、可以承受短期損失以換取長期報酬的能力

投資者類型

結合上述的投資目標與風險偏好,在選擇符合投資目標報酬、穩定度及時間框架的投資策略時,可以分成下列三大類型投資者

  1. 保守型投資者:主要目標是保留資本並獲得穩定的息收。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很低,因此應將大部分資金配置於債券或貨幣市場。
  2. 穩健型投資者:願意為中等報酬承擔有限風險的人。通常採取包含股票及債券的平衡配置策略。
  3. 積極型投資者:將風險視為機會,期望利用經驗和知識來做出獲利的投資決策。因此主要將資金配置於股票等高風險的資產上。

對於大多數投資計劃,風險和報酬是呈現等比例對稱。重要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在兩者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閱讀完文章還是沒有感覺嗎?建議可以去鉅亨網的投資屬性分析實際測試看看,幾分鐘之後就知道自己的風險屬性囉。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趣,可以追蹤FB粉絲專頁或至頁面最下方訂閱電子報,就可以及時收到財富領航家的消息囉!

如果有任何疑問或想要交流想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文章

請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