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是公司的體檢表,裡面的基本訊息可以讓投資人在別人拼命追高時,知道適時退場;也讓投資人勇於進場某些市場已經放棄的股票。看過基本面後進場,即使買的時機不是最完美,但總是可以讓投資者睡的安穩,因為投資者知道這些短線不在市場焦點的個股,總有一天會被發現,達到自己的目標價位。以下用簡單的方式介紹三大財務報表。
內容目錄
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雖然三大報表都是可以互相連結,但在投資實務上,大多數的機構投資者都會將重心放在損益表上的分析與預測。因為一家公司有沒有賺錢?成長力道是多少?損益表都會說話。
為什麼叫損益表呢?因為這張表會告訴投資者一家公司的費用和損失 (Expense & Loss) 以及收入和獲益 (Revenue & Gain),如果收益大於費損,公司就是賺錢,如果費損大於收益,當然就是虧錢。
對損益表來說,都會把收益跟費損分成本業或業外。所以與本業有關的就稱為營業收入(Operating Income),與本業無關的則稱為非營業收入 (Non-operating Income),例如匯兌收益、利息收入、投資收入等。
同樣的,費用也因為本業與業外不同有所區別,與本業有關的分別為營業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此部分是為了賺取營業收入而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成本,其他與經常營業相關的費用,例如管理、行銷、研發等,則屬於營業費用(Operating Expenses)。另外與本業無關的稱為非營業費用 (Non-operating Expenses),像是利息費用、匯兌損失等。
實際來看看從MorningStar下載下來的Apple的Income Statement,首先像是iPhone、iPad等帶來的收入就會放在Total Revenue,製造這些產品所需要的成本就會放在Cost of Revenue,像是執行長庫克的薪水、廣告費用等就會放入Operating Expenses。接下來就是業外部分,Apple的主要業外是利息的收入與費用,整體相加起來是正貢獻。
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從英文的Balance就可以知道這張表一定跟平衡有關,沒錯!就是資產負債表內,資產會等於負債加上股東權益,等號兩邊一定會平衡。
下圖為Apple的Balance Sheet,也可以發現它的主要架構。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 (Assets) 主要可以分為兩類:流動資產 (Current Assets) 與非流動資產 (Non-Current Assets)。這裡的流動性是指資產轉換成現金所需要的時間。流動資產主要又可以再細分為現金、約當現金及短期投資 (Cash, Cash Equivalents and Short Term Investments)、存貨 (Inventories) 及應收帳款 (Accounts Receivable) 等,這三個項目非常重要,很多重要的財務分析比率都會用到。非流動資產則主要分為固定資產 (Net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長期投資 (Long Term Investments) 及無形資產 (Intangible Assets) 等。
負債也依照流動性 (是否需要在一年內清償) 分為流動負債 (Current Liabilities) 及非流動負債 (Non-Current Liabilities)。流動負債大多是因為日常營業活動而產生,例如應付帳款,有些不是因為營業活動發生,但在一年內到期的也算流動負債,例如短期貸款或是長期貸款中一年內到期的部分。非流動負債主要是長期負債,提供公司穩定長期的現金流。市場一般會關注流動負債及整體負債比例,是否公司有能力可以償還債務。
股東權益主要分成股本 (Paid in Capital)、保留盈餘 (Retained Earnings) 及調整項。保留盈餘是指歷年公司賺的錢,沒有發給股東,而是保留給公司未來使用的部分。如果公司都沒有賺錢,保留盈餘就會變成負數。
現金流量表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現金流量表是以實際現金收付的角度,重新審視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上的科目。在現行的會計制度下,應收、應付都是沒有實際現金流進、流出的。另外折舊、攤銷等也沒有實際現金的支付。採用應計基礎有會計本身的邏輯,但卻不容易看見真實現金的流動,而現金流量表就是把這些沒有現金支付的科目調整回來,展現不同的分析面相。
架構上,現金流量表分成營運活動 (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投資活動 (Cash Flow from Investing Activities) 與融資活動 (Cash Flow from Financing Activities)三大類。
營業活動主要是指與本業有關,列入損益計算的交易事項。這部分是現金流量表的核心內容,公司到底有沒有幫股東賺到真實的錢,就看這裡了。投資活動主要與處分/購買事業、投資或固定資產有關,有些不良公司可能藉由投資其他公司的方式掏空公司,這邊就是很值得觀察的地方。融資活動則包括向股東籌資、向債權人舉債或配發現金股利等,此部分會攸關負債和股東權益,可以相互對照。
以上就是基本三大財務報表的介紹,藉由財報分析,以基本面為核心,可以讓投資人在貪婪恐懼的人性弱點中,找到可以理性判斷的重要依據,提高整體投資的勝率。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趣,可以追蹤FB粉絲專頁或至頁面最下方訂閱電子報,就可以及時收到財富領航家的消息囉!
如果有任何疑問或想要交流想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
1 留言
[…] 另外從<解讀公司的體檢表:三大財務報表介紹>一文可以知道,總負債是流動負債、長期負債以及其他負債所組成。流動負債是應付帳款以及應付票據,這部份的負債嚴格說起來並沒有「借錢」的成份,只是該給廠商的貨款晚一點給而已。只因為錢還沒付給供應商,所以列在負債這一方,但這部分是不用支付利息的。當負債/股東權益比很高,且大部分都是流動負債的時候,反而是一件好事,代表供應商願意提供很好的付款條件,通常跟信用良好是劃上等號的。而且流動負債的金額跟訂單也有相關,流動負債比大通常也代表業績將成長。所以負債/股東權益比只透露出部份訊息,若要探討深層意義必須將流動負債跟長期負債分開來看,所以將負債總額扣除流動負債後,才需要資金的挹注,也就是真正需要支付利息的長期負債部位,此時就須關注長期負債/股東權益比 (LT Debt/Equ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