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二分法來區分投組建構的基本選股方法的話,投資界大概可分兩大流派,一個是由上而下 (Top-down) 的選股方法,另一個則是由下而上 (Bottom-up) 的選股方法。前者的分析方式從總體經濟出發,後者則是完全相反,是從個別公司情形出發,兩種方法都有其各自的優勢,以下來解釋兩者的不同、優劣勢及推薦使用方法。
內容目錄
由上而下選股 (Top-down Approach)
簡介
「由上而下」的選股從對經濟趨勢和週期的看法着手,重視整體經濟環境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投資人需識別一些具成長潛力的國家或行業,再從中選出最能受惠於這些成長機會而又具有良好基本因素的公司股票。強調正確掌握經濟走向及產業趨勢,再找出在未來經濟環境中表現最佳的個股。
重點觀察指標
- 全球及各國家的經濟成長:例如預期美國的經濟成長將高於歐洲,那應該配置較高的資金於美國,而不是歐洲。
- 央行的貨幣政策:例如預期美國聯準會將升息時,應將資金配置受惠於高利差的銀行產業。
- 通貨膨脹與原物料價格:例如石油價格上漲,購買受惠的石油生產公司。
- 各資產的收益率:例如股票的風險調整後收益率高於債券的穩定收益率時,應該高配股票。
優缺點
- 因為範圍很廣泛,所以比較容易縮小要尋找的初階研究範圍,例如觀察消費信心、房屋供需等總經數據,就可以得出是否要投資營建公司
- 通常會關注全球的活動及是事件的交互關係,因此比較不會因為重大市場動盪而措手不及
- 也因會一開始可能就消除一些不看好的國家或產業,反而會失去一些很好的投資機會
由下而上選股 (Bottom-up Approach)
簡介
「由下而上」的選股跟「由上而下」截然不同,「由下而上」的選股主要從公司層面的基本因素上開始篩選。當篩選出符合要求的股票後,就會進一步對這些因素與行業標準比較,從而找出價值被低估的股票。最後,基於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選出最可能受惠的優質股票。強調選擇正確股票先,至於產業及經濟狀況則為次要考量因素。這種方法淡化經濟和市場週期的重要性,而專注對個別股票的仔細分析,希望在市場不好時也可以發現表現穩定的公司。
重要觀察指標
- 三大報表的分析:包含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
- 未來營收及獲利預期:包含營收成長率、獲利成長率等
- 評價 (價值/價格):包含本益比、本淨比、股價現金流量比等
- 產品及服務:是否具備護城河
優缺點
- 初期在尋找標的時,會猶如大海撈針,不知道從哪裡進入
- 相對忽略宏觀的因素,覆巢之下無完卵,就算好公司也可能被總體因素影響
- 如選對公司,有較高的機率可以擁有超額報酬
哪種方法比較好?
其實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兩者各有優缺點,所以要選擇哪個方法其實很大的因素是取決於投資者個人的偏好。但這裡要提出的是:其實兩種選股方法並不是互斥的選項,在建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時,結合兩者或許是相對有效率的過程。例如投資者先在全球尋找較具有成長性的國家,再從這個國家裡面挑出成長性較高且評價未被高估的公司。抑或是已經用財務比率挑選好一批不同產業的公司之後,依據現階段總經受惠情況投資。最終不管偏重哪種選股方法,切記一定要注意持股分散性的問題,別讓單一風險破壞了辛苦的研究。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趣,可以追蹤FB粉絲專頁或至頁面最下方訂閱電子報,就可以及時收到財富領航家的消息囉!
如果有任何疑問或想要交流想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