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觀察企業的盈利能力要看什麼財務比率?答案是獲利率三寶:毛利率、營益率及淨利率。藉由這些數字可以觀察公司是否有賺錢。
內容目錄
那三寶各帶來的解釋意義是什麼呢?
以下我們就實際檢測看看,是否上面我們認為的財報比率具有選股的效益,此次主要檢測Operating Margin (%)及Net Profit Margin (%)兩種比率。檢測的方式為,每個月依照這些比率排序S&P500指數的成分股分成五群 (Q1-Q5),每一群就是一個投資組合,回測的時間為15年 (2004/12-2019/12)。
名稱 | 夏普值 (1) | 平均IC (2) | 每月平均報酬 |
Operating Margin (%) | -0.21 | 0.00 | -0.18 % |
Net Profit Margin (%) | -0.39 | 0.00 | -0.27 % |
上表為做多Q1同時放空Q5的報酬表現,可以發現Operating Margin (%)及Net Profit Margin (%)都不具有選股的差異性,平均IC接近零表示這個指標並不能選出較好的股票。
由下圖可以發現,過去15年來,在S&P500指數成分股當中,對於Operating Margin這個指標來說,表現最好的反而是Q2及Q3,而同時觀看Operating Margin及Net Profit Margin可以發現,Q1都表現不好,可能的原因是此樣本並沒有畫分產業,某些產業原本獲利比率就較其他產業來的高,但這些產業卻不是這15年來的主流,而造成獲利率較低的群組反而表現叫佳。
這邊列出各指標Q1還有Q5的累積報酬圖,為了有比較基準,此處也對比了SP500指數的ETF。如同上面分群月報酬的結果,Q5的累積報酬不管是在Operating Margin亦或是Net Profit Margin上,表現都較Q1來的佳。
相信對於獲利性比率的篩選股票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想像,不過也必須再次強調上述的數據並沒有區分產業,不同產業的成本、費用結構是有巨大差異。另外此結果也提醒某些運用Operating Margin及Net Profit Margin挑選公司的投資者,此標準可能不是個好的篩股方法。
其他因子回測結果 <單因子量化回測:成長><單因子量化回測 : ROE & ROIC>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趣,可以追蹤FB粉絲專頁或至頁面最下方訂閱電子報,就可以及時收到財富領航家的消息囉!
如果有任何疑問或想要交流想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